人民日報海外版:美國芯片霸權危害全球產業鏈安全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美國芯片霸權危害全球產業鏈安全(觀象臺) 高 喬 近來,全球芯片產業拉響庫存告急警報。美國商務部對全球約150家半導體企業的調查顯示,截至2021年底,各家半導體制造商關鍵消費性芯片庫存中值已從2019年的能夠支撐40天下降到2021年的不到5天。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警告稱,芯片庫存量如此低,完全沒有容錯空間,“說明這條供應鏈相當脆弱”。 作為全球科技發展的核心技術和重要領域,本該欣欣向榮的芯片產業為何陷入“如履薄冰”的產能困境?美國“芯片霸權”無疑是危害芯片產業全球供應鏈的重要因素。 對內,美國動用國家力量,試圖挽回在芯片制造業的落后態勢,打亂已有國際分工。今年1月,美國眾議院表示,即將完成一項旨在加強美國半導體行業應對海外競爭的立法,將為美國半導體行業提供近520億美元的撥款和激勵措施。然而,這對于美國重振芯片制造產業仍是杯水車薪。數十年來,美國企業因“在美國設計”和“在亞洲組裝”的制造模式受益,美國芯片制造業逐漸“空心化”,在芯片制造領域已經失去了*先地位。現在,美國政府僅僅數百億美元的激勵措施,對于生產成本高、難度大、人才短缺的芯片制造業來說,實在是綿軟乏力。美國針對芯片制造領域的頻頻動作,只會讓全球產業鏈“人心惶惶”。 對外,美國大搞“雙重標準”,動用“蠻力”迫使芯片產業鏈向美國轉移。2021年9月,美國以“恢復全球芯片供應”與“提高產業鏈透明度”為由,要求包括臺積電、三星、SK在內的數十家芯片龍頭企業提交相關供應鏈數據。目前,全球約80%的芯片在中國臺灣地區和韓國生產,大型先進技術企業的尖端芯片制造主要集中在臺積電和韓國三星等公司。美國施壓全球芯片巨頭提交資料,直接獲取了主要芯片制造商的企業銷量、庫存、客戶訂單、增產計劃等重要信息,不僅讓制造商面臨泄露客戶信息、商業機密的風險,更可能削弱企業與美方交易時的議價能力,造成不公平競爭。 一面為國內芯片企業“開綠燈”,一面給國際芯片企業“發黃牌”,一面又向其他國家“亮紅燈”,美國希望借此把芯片產業鏈“逼回”美國,實現對相關高科技領域的絕對控制,奪取在芯片產業的絕對優勢。殊不知,作為高度全球化的產業,全球芯片產業已形成高度專業化供應鏈,任何國家采取技術民族主義和保護主義都無法為本國企業帶來根本性的競爭優勢。2021年,包括通用汽車和福特在內的幾家汽車制造商因為“缺芯”而被迫停止了美國工廠的生產。美國此舉不僅沒有促進全球芯片制造業快速發展,反而進一步加劇全球產業鏈的不穩定,讓本已深陷“寒冬”的芯片制造業雪上加霜。 芯片是電子產品的“心臟”。在經濟全球化大潮下,美國強行發展本土芯片產業鏈的算盤不會如意。促進科技國際交流,尊重科技企業合法權益,維護全球產業鏈穩定,共同營造一個市場化、法治化和國際化的全球芯片產業發展生態環境,才是負責任大國應有的格局和擔當! 打賞 |
周一至周五 AM9:00 - PM18:00
站務與合作:info@deppre.com
廣告與積分:2528074116@qq.com
掃碼關注或加入QQ群(577347244)